推广 热搜: 收购ACF  石英加热管,  800  T型槽试验平台  深圳回收ACF  求购ACF  T型槽装配平台  回收ACF  求购日立ACF  T型槽地梁 

狄更斯的双城故事 狄更斯的双城记

   日期:2023-04-15     浏览:48    评论:0    
核心提示:《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日尔曼人。主要作品

《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日尔曼人。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之前读过狄更斯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大卫•科波菲尔》,被科波菲尔的奋斗人生深深感动,被活灵活现的各色人物深深吸引。这部《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主要代表作之一,评论界称其光芒可与《大卫科波菲尔》相媲美,于是又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

故事在法国大革命背景下展开,双城指的是巴黎和伦敦。1757年12月的某一夜,医术精湛的马奈特先生,目睹了埃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草菅人命的凶残一幕,拒绝同流合污,后被一张“空白拘捕令”关进了巴士底狱,从此人间蒸发,留下女儿露西由好友洛瑞和仆人普罗斯收养。

18年后,父女重逢,此时的埃弗里蒙德的儿子达内,爱上了露西。他憎恨家族的罪恶,决心与过去一刀两断,放弃了地位和财富,过上了平民的生活。因达内的一场官司,年轻律师西德尼卡顿,走进了露西的生活。他深深的爱上了美丽的露西,但为了成全达内和露西的爱情,他痛苦地选择了退出。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袭来了。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把贵族一个个送上断头台。远在伦敦的达内(此时已与露西结婚并育有一女)为了营救仆人,冒险回国,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狱。这些消息很快传到了伦敦。医生带着女儿露西赶往巴黎,因为他相信他在巴士底狱长期被监禁的经历会博得法国人民的同情,从而能有助于搭救他的女婿。随着时间一天天、一月月的流逝,医生终于获得了不处死达内的诺言。

情况在最后发生了逆转,在巴士底狱遗址中发现了一个文件,其中包括马内特医生关于自己如何被劫持和监禁的叙述以及对侯爵家族及其后代的严肃的诅咒,“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埃弗里蒙德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法庭判处达内在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执行死刑。

关键时刻,卡顿舍生取义,先用掉包计救出达内,后装扮成达内从容赴死。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爱。

给我感受最深的几个人物:洛瑞先生、卡顿先生、德发日太太。

洛瑞先生:正派的银行职员,值得信赖的朋友。为了马奈特医生和他的女儿,洛瑞不辞劳苦,不惧艰险,言必信,行必果。交友当如洛瑞,真正的肝胆相照,不觉汗颜,我对朋友能做到像洛瑞先生一样吗?

卡顿先生:才华横溢却浪荡不羁,嫉恶如仇却嗜酒如命。但正义和爱情在卡顿的心中比生命还可贵,他可以为了心爱的女人舍去生命。让我想起这句话:“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看来,老外也有荆轲樊哙般的义士。卡顿对露西的深切爱意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使得《双城记》的主题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增强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德发日太太:这是个既让我敬佩又让我厌恶的角色。她的悲惨经历(埃弗里蒙德侯爵杀死了他的哥哥和嫂子)让她变得坚强和冷漠,她可以面无表情地割下敌人的头颅,不动声色地记录着仇人的罪恶。革命的胜利让她更加凶残冷酷,把革命作为自己复仇的幌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作者用厌恶的手法刻画了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表明了作者反对暴力的人道主义思想。

狄更斯的文字华丽但不媚俗,行文讲究韵律,对贵族的穷奢极侈、骄奢淫逸、残忍冷酷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鞭挞。小说用对比的手法把奢靡和贫穷,华丽和寒酸,丑恶和良善,凶残和仁爱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对人性的真善美进行了毫无保留的赞美和歌颂。

狄更斯的双城故事 狄更斯的双城记(1)

,
原文链接:http://www.souke.org/news/show-36120.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狄更斯的双城故事 狄更斯的双城记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标签: 双城记 露西 巴士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VIP套餐介绍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SITEMAPS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